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03    次浏览
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今年以来不断下行,但不同领域集合信托产品下行幅度有所差异。用益信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集合类基础产业信托平均收益率从1月份的8.35%降至9月份的6.72%,相较于房地产、金融以及工商企业领域,下滑比较明显。据了解,基础产业信托包括基础工业信托和基础设施信托。“其中,信托资金投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被称为基础设施信托,一般为政信合作业务。”普益标准研究员罗皓瀚说,基础设施信托项目要多于基础工业类项目,所以,目前基础产业信托中政信合作业务占比较高。其实,收益下行不仅仅是基础产业信托面临的问题,今年以来全社会融资成本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处于下行趋势。“当前,优质资产难寻,在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所降低,基础产业类项目普遍被认为是优质资产,众多机构追求有限的资产,造成了融资成本持续走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础产业信托的收益。”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陶斐斐说。方正东亚信托研究创新部总经理杨帆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步推进,使得新发行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推进,且发行成本较低,对原有高成本融资有一定替代。“一直以来,资金成本并非信托的强项,因为信托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大量低成本资金面前竞争力有限。”陶斐斐说。基础产业信托收益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的融资规模。某信托公司人士说,集合类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数量和规模都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基础产业信托业务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信托公司管理的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占比为52.52%,业务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信托公司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未来在基础产业信托领域发展或有所分化。罗皓瀚表示,部分与地方融资平台合作关系不强的信托公司,因市场竞争加剧,或将逐渐退出该领域;部分与地方融资平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且形成一定业务模式和规模的信托公司,其在政信合作业务上有一定资源优势和业务惯性。杨帆说,基础产业信托仍然是信托公司的重要产品,随着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PPP模式的推广,基础产业信托模式正在加速转型,运作方式逐渐从传统的贷款、受让应收账款债权等转为资产证券化、PPP、产业基金等方式。陶斐斐说,需要看到,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在研究PPP等创新模式,但形成规模效应仍尚待时日。据了解,目前,基础产业信托的合作对象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地方融资平台,只是其充当的角色转化,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也在转变。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的剥离,政信合作模式也逐渐市场化。杨帆说,地方政府的作用从债务人将逐渐转变为监督人,相应信托产品从短期限、固定收益类逐渐发展为长期限、浮动收益类。“政信合作业务将实现从政府信用转向企业信用。”罗皓瀚说,地方融资平台作为独立企业,在进行尽职调查时,应更多关注股东结构、经营和财务状况、违约行为、担保情况等。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说,虽然基础产业信托的平均收益下滑明显,但其相对风险也比较低。投资者在对基础产业信托项目进行风险判断时,要考察项目所在区域经济情况及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融资主体实力、融资主体信用和再融资能力、抵质押状况、有无其他担保增信措施等。此外,杨帆提醒投资者也要关注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在政信合作业务方面是否具备优势。罗皓瀚认为,对于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投资者要关注延期偿付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设计了融资方回购、土地抵押、股权质押、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等增信措施条款的信托产品,从而能以多重手段保障信托产品到期按时偿付本息。